青岛市国际中文对外汉语教学技能培养难吗?看实操案例与专业路径解析
国际中文对外汉语教学技能培养难吗?其实关键看方法——从需求到实践,有一条清晰的路径可寻。对外汉语教师的核心技能是什么?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教师理解不同国家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文化背景。其次,教学技巧和课堂管理能力也是核心,包括课程设计、互动方式以及课堂节奏的把握。这些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做学合一的实践积累出来的。
如何把这些技能落地到课堂?看看实际案例就懂了。天津师范大学教师团队的教学理念是‘表达驱动’。在教学中,他们选用奥运冠军全红婵接受采访的短视频片段作为真实语料,引导学生体会并探讨‘拼搏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种用真实场景激发表达的方法,让学生从‘学抽象语句’转向‘用语言分享真情实感’,既提升了沟通能力,又传递了中华文化的内核。正如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闻亭点评的:‘从语境到学生真情实感的表露,都非常真实,体现了全人发展的教学目标。’
除了课堂实践,交流平台是提升技能的重要抓手。语合中心每年举办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交流活动,旨在为世界各地的中文教师和中文教育后备力量提供教学实践和交流切磋的平台。(来源:新华网)2024年的汉教英雄会吸引了112所院校、600名师生参与,还有泰国、哈萨克斯坦等国的本土教师同台交流。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可以学习同行的创新方法(比如暨南大学学生团队把直播间‘搬’进课堂),拓宽教学思路。
专业培养更需要系统的理论支撑。具有专业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具备跨文化交际知识与能力。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与审美鉴赏能力,具有中华文化阐释能力。这些是对外汉语教师的‘底层素养’,需要通过‘三字一话’训练、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力培养(比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等系统课程来达成。
青岛中盛学校的国际中文项目班,正是针对这些需求设计的。我校依托特色优势班型,以学生实际就业为导向,构建‘入学对接就业’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系统学习,可熟练掌握对外汉语教学技能,并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同时,每年都有机会参与国内外研学活动,与国际中文学习者面对面交流,体验多元文化生活。毕业后,学生可胜任对外汉语教学相关岗位。
-
学校介绍
视频